# 引子
前几天过生日,我家可爱送了我一个小米手环,它拥有监测人体心跳、压力、运动步数,长时间久坐提醒,甚至可以控制手机进行拍照支付播放音乐等功能,我感觉挺有意思,就了解了一下智能手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。
# 概念
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。通过智能手环,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、睡眠、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,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、平板、ipod touch同步,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。
# 发展历史
最早的智能手环类设备可以追溯到1999年,当时三星的这款SPH-WP10是跨时代的一个作品,它具有发送信息和拨打电话的功能。 而后到2001年,IBM和日本的公司共同研发了 “IBM Watchpad” 这款产品,其中内置了日历和蓝牙功能,值得一提的是,如今的 APPLE WATCH 与它的样子很类似,个人推测应该有借鉴的地方。之后的智能手环类设备有各种类型,我搜集了一些产品图片,可以欣赏一下
# 功能
现在的手环,基本都具有步数记录、心率检测、手机来电显示等功能,我对这些功能做了一些了解。
# 计步原理
早期的计步器原理十分简单,由一个“震动传感器”和摆锤组成,摆锤类似于旧时的机械钟下的摆锤,当人在运动时,摆锤也会摆动,人走一步摆锤就会动一下,摆动的时候会和电极接触通电,震动传感器就会记录这一次的信号,进行累加,实现计步。
现代计步器原理主要是由陀螺仪、重力感应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来实现计步,
陀螺仪(英文:gyroscope): 也叫角运动检测装置,是一种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,用来感测与维持方向的装置。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。由于转子的角动量,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,即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。陀螺仪多用于导航、定位等系统。摘自维基
重力传感器:又称重力感应器,新型属传感器技术,它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,与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,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。目前绝大多数中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内置了重力传感器,如苹果的系列产品iphone和iPad, Android系列的手机等。摘自某度
加速度传感器: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。通常由质量块、阻尼器、弹性元件、敏感元件和适调电路等部分组成。传感器在加速过程中,通过对质量块所受惯性力的测量,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获得加速度值。摘自某度
上面这些是硬件层级的说明,对于软件系统计步功能的实现,主要是通过算法来实现,android我不熟悉,我简要说一下算法的原理:人每走一步,加速度传感器就会呈现一个波峰,类似于我们学习的正弦余弦函数,只不过还会存在很多干扰波形,当判断出现波峰的时候,表明走了一步,如果连续出现波峰,就表明人正在走路,系统就会记录之前所有波峰次数,进行记录。
# 心率监测
常见的智能手环监测心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,一是光电透射测量法,另一种是心电信号测量法。
所谓光电透射测量法,简单来说,就是心脏的规律跳动会引起血液透光率的变化,采集这种变化信息并变换为电信号,对应的就是心率信息。在手环接触皮肤的一端有发生器和光敏接收器,当发生器将一定波长的光束照射到皮肤表面时,光束将通过透射或反射方式返回光敏接收器,在此过程中,光束由于受到手腕皮肤肌肉组织、血液的吸收衰减作用,检测器检测到的光,其强度将减弱。
其中,皮肤、肌肉组织等对光的吸收在整个血液循环中是保持恒定不变的,而皮肤内的血液含量在心脏泵血的作用下会呈规律性变化。当心脏收缩时血容量最多,光吸收量达到最大,此时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小;而在心脏舒张时正好相反,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大,使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度随之呈脉动性变化。
第二种方法是心电信号测量法,这种方法与医院常用的心电图检测类似,但智能手环只需要检测心率这一项数据,复杂度较低。人的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,心房、心室相继兴奋,伴随着无数心肌细胞的相继动作,从而会引起电位变化,这些生物电的变化称为心电,通过检测心电的周期性变化就可以检测到心率。每次心跳,人的体表都会有微小的电极变化,智能手环捕捉到这些电极变化,再经过算法就可以还原出心率跳动的频率,继而就能实现对心率的实时监测。
# 手机来电显示
手机来电显示主要是通过蓝牙来进行交互的,手机上安装对应的手环app,然后当手机来电时,app提取系统通知,通过蓝牙的一个协议ANS来实现。